solution
营养方案
脑卒中方案
Solution

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如发热等),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目前国际文献报道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变异较大,波动在6%~62%。 卒中后营养不良显著增加卒中相关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卒中并发症的风险,延长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卒中后致残率和致死率风险。卒中后营养管理是组织化卒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卒中预后的潜在干预靶点。

1.热量需求的估计:目前,临床上基于体重的计算公式最为常用:轻症(GCS>12分或APACHEⅡ≤16分)非卧床患者能量供给25~35 kcal/(kg·d),糖脂比=7∶3~6∶4,热氮比=100∶1~150∶1;轻症卧床患者能量供给20~25 kcal/(kg·d),糖脂比=7∶3~6∶4,热氮比=100∶1~150∶1;重症急性应激期患者能量供给 2 0~25 kcal/(kg·d),糖脂比=5∶5,热氮比=100∶1。

2.蛋白质需求的估计:以往研究显示,1.2~1.5 g/(kg·d)蛋白含量可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但最近的研究显示蛋白质需要1.5~2.0 g/(kg·d)

3.营养支持治疗途径的选择:肠内营养具有刺激胃肠道蠕动、刺激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肠道血液灌注、预防急性胃粘膜病变、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移位等优势。多项Meta分析研究均显示,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可以降低感染风险、降低总并发症和降低住院时间。因此,对于无肠内营养禁忌,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应首先考虑肠内营养。而对于不能实施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能满足热量和蛋白需求的高危营养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肠外营养。

4.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有条件时选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对于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可选用短肽型或氨基酸型等预消化配方;对于腹泻或便秘患者,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配方;对于糖尿病或血糖增高患者,可选用低糖配方;高脂血症或血脂增高患者,可选用高蛋白低脂配方;对于限制液体入量患者,可选用高能量密度配方。

5.肠内营养开始的时间:对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在住院后24~48 h内开始启动。


参考文献: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委员会《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